杨干透翅蛾诱芯
【产品特点】专一性强 无毒无害 操作简便 测防皆可
【防治对象】杨干透翅蛾(Sesia siningensis),英文名:hornet moth。主要为害小叶杨、青杨、新疆杨、河北杨、加杨、合作杨、箭杆杨、柳属、槐树等植物。
【生物学习性】成虫前翅狭长,后翅扇形,均比白杨透翅蛾的宽大;前、后翅均透明,缘毛深褐色。腹部具5条黄褐相间的环带。雌蛾体长25~30 mm,翅展45~55 mm。触角棍棒状,端部尖而稍弯向后方。腹部肥大,末端尖而向下弯曲,产卵器淡黄,稍伸出。雄蛾体长20~25 mm,翅展 40~45 mm。在陕西榆林三年发生1代,当年孵化的幼虫蛀入树干后,多潜伏皮下或在木质部虫道内越冬。翌年春季4月初活动危害,至10月上旬停止取食,第二次越冬。老龄幼虫越冬后,第三年春季3月下旬再行危害。7月下旬幼虫老熟化蛹,8月中旬成虫出现,8月底至9月初为羽化盛期,9月中旬羽化结束。新一代幼虫8月底孵化蛀入树干危害,9月中旬为孵化盛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入越冬。幼虫入侵后在树干内经过2个冬季,危害时间长达22个月。 成虫羽化多集中于9~10时。成虫羽化后多在树冠活动,飞翔力强。
【主要成分】杨干透翅蛾性信息素
【缓释载体】橡胶塞
【配套诱捕器】三角型(诱捕器)粘虫板、大船型(诱捕器)粘虫板、昆虫信息素水盆型诱捕器
【作用机理】雌性杨干透翅蛾成虫释放性信息素,雄虫可沿着性信息素气味寻找到雌虫,交配产卵,繁衍后代。杨干透翅蛾诱芯就是依据这一原理制成的仿生产品,模拟雌性杨干透翅蛾成虫释放的性信息素,配套诱捕器捕获前来“亲密赴会”的雄虫,减少雌虫交配繁殖的机会,从而减少子代幼虫的发生量,保护寄主免受虫害。
【使用技术】在杨干透翅蛾防治区域内,成虫扬飞前,将杨干透翅蛾诱芯及配套诱捕器悬挂于林间距地面1.5~2.0m的树干上,如果有条件,离树冠越近,诱捕效果越好。通常条件下,一个月左右更换一次诱芯。
【用量】监测:1套/公顷,即每隔100米左右悬挂一套;防治:3~5套/公顷,即每隔45~58米悬挂一套。
【环境毒理学】杨干透翅蛾性信息素是对杨干透翅蛾雄虫有专一性的天然昆虫信息素,保护天敌,恢复生态,对环境无不利影响、人畜无毒副作用。
注意事项:
1.本产品使用前应在冰箱中冷藏保存,保质期18个月,一旦打开包装,应尽快使用,未用完的诱芯应密封冷藏保存,不易长期存放;
2.昆虫触角具有较灵敏的嗅觉系统,所以诱芯使用前后要洗手,以免污染诱芯,在诱芯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避免交叉污染;
3.本产品引诱的是雄成虫,所以诱捕应在成虫期前开始设置;
4.本产品使用完后,请将其放入垃圾桶。